榷盐:què y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原指 汉武帝 时官府垄断食盐产销的政策。后世亦指把盐税并入盐价来征收的措施。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国家榷盐,糶与商人,商人纳榷,糶与百姓,则是天下百姓无贫富贵贱皆已输钱於官矣。”参见“ 榷盐法 ”。
1、1564年葡人确实有发兵助明广东政府平乱,而获得免抽分一年及奖励带兵的将官。谦谦州产盐,刘好礼定例不榷盐课,由领地所有者别吉大营盘以盐为课程抽分。
2、坐受榷盐使王景遇厚赂,谪于均州。
3、李温玉担任安邑、解县两池的榷盐使。
4、罢河北榷盐法,许维计课利都数付榷盐院。
5、乾元元年加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创榷盐法。
6、然而,他在海州行工商、劝粜粮、课酒税,榷盐纲,保障了军队的供给。
7、洪武二年(1369年)上陈“治道十二策”,曰:正朝廷、重守令、驭外蕃、增禄秩、均民田、更法役、黜异端、易服制、兴学校、慎选举、罢榷盐、停榷茶。
8、令孜白以两盐池归盐铁使,即自兼两池榷盐使。
9、《乞罢登莱榷盐状》:“?登州?计入海中三百里,地瘠民贫,商贾不至,所在盐货,只是居民?
10、四在榷盐制度下,盐的专卖一直实行高额垄断价格,导致私盐泛滥,而且,行盐制度、销区界定等也为私盐越界提供了可乘之机。
11、山西一向是历代池盐的重要产地,这里的榷盐使是众人争夺的肥差。
12、旧日安邑、解县两池榷盐税课,盐铁使特置盐官以总其事。
13、同治六年(1867),盛京将军都兴阿奏准行榷盐法,每盐一榷东钱千文,充本地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