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tóubǐcóngróng基本解释:[throwasidethewritingbrushandjointhearmy;renouncethepenforthesword;giveupcivilionpursuitsforamilitarycareer]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详细解释:《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輟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騫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因以“投笔从戎”为弃文就武的典故。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臣幸以常才,文武兼闕,始年十八,投笔从戎。”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盍投笔从戎,聊博升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如果我现在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我要立刻投笔从戎,雪此国耻!”★◎投笔从戎tóubǐ-cóngróng[throwasidethewritingbrushandjointhearmy;renouncethepenforthesword;giveupcivilionpursuitsforamilitarycareer]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戎,指军队或战争。投笔从戎指弃文从军。典出《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造句】经过审慎的考虑,他决心投笔从戎,完成报效国家的心愿。★汉代班超因家贫而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后辍业而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典出《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建功。《孽海花.第二五回》:「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要自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修订本参考资料:汉代班超因家贫而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后辍业而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典出后汉书.卷四十七˙班超传。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建功。孽海花˙第二十五回: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要自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03.《孽海花.第二五回》:「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要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u001a★02.清.王韬《淞滨琐话.卷四.反黄粱》:「我未尝不思投笔从戎,上马杀贼,请缨自效,击楫兴悲,特患上之人不我用耳。」★01.唐.陈子昂〈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始年十八,投笔从戎。西踰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无所不至。」★释义戎,军旅。「投笔从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立功。#典出《东观汉记.卷一六.班超列传》。典源#《东观汉记.卷一六.班超列传》班超1>,字仲升,扶风安陵2>人,徐令3>彪4>之子也。为人大志,不修小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持《公羊春秋》,多所窥览。家贫,恒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5>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6>、张骞7>,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8>间乎!」(1)班超:公元32~102,字仲升,东汉右扶风平陵人。班彪之子,班固之弟。明帝时出使西域,平服五十余国,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又以军功封为定远侯。(2)扶风安陵:东汉右扶风安陵县,地约在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二十里。(3)徐令:徐县县令,班彪之官职。徐,指临淮郡徐县,约在今安徽省盱眙县西北八十里。(4)彪:班彪(公元3~54),字叔皮,东汉扶风安陵人。才高好着述,继司马迁《史记》作西汉史六十五篇,未完而殁,后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继续完成,即今《汉书》。(5)辍业:指停止抄书工作。(6)傅介子:生卒不详。西汉北地义渠道人。昭帝时出使大宛,降服楼兰、龟兹。因诛匈奴使者,还拜中郎。后又斩楼兰王,被封为义阳侯。(7)张骞:?~公元前114,字子文,西汉汉中成固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打通与西北诸国的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8)笔研:笔砚。研,通「砚」。〔参考资料〕另可参考:《后汉书.卷四七.班梁列传.班超》典故说明据《东观汉记.卷一六.班超列传》载,东汉时,班超因家境贫困,只好为官府抄写书籍,赚取微薄薪水,以供养母亲,贴补家用。有一天,他做得有些厌烦,便停止抄写,将笔搁置于一旁,叹息说:「大丈夫应效法傅介子、张骞等人,立功边疆,保家卫国,怎能长久从事文书工作,将生命耗费在笔砚之间呢?」于是决定从军报效国家。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投笔从戎」,用来指弃文从军,以卫国立功。书证

1、钓鱼岛又起风波,如何安心国庆节。投笔从戎不敢说,爱国算上我一个。举国上下抵日货,做人应该有气节。国庆长假练身体,时刻为国争口气。捍卫祖国尊严,我们一直在努力,为国庆准备。
2、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
3、年初春,日军第5师团的枪声响彻涟水上空,涟水县城沦陷,义愤填膺的陈廷儒决定投笔从戎、弃文从武。

4、当你想投笔从戎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家庭呢。
5、随着擂台结束,陈杨两家的下线也开始了行动,将这些少年破除陈规,勇赴边疆的形象,塑造的堪比班定远投笔从戎、祖逖中流击楫。
6、三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投笔从戎的同学可不少呀!
7、一个男人,投笔从戎,他的生命不再属于自己。我对军人的感慨,就像对我的生命一样坚强。
8、父亲为了抗日救亡,保家卫国,抛家舍业,毅然决然投笔从戎。
9、战事一举,他立即整装返国投笔从戎。
10、如果你现在想投笔从戎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够做到的。
11、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12、后来投笔从戎,成为新四军中的一位著名艺术家。
13、抗战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走上了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
14、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15、抗日战争爆发,革命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的前方。
16、你拿什么和他比,他能够投笔从戎你可以吗?
17、抗战时,许多在学青年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抗日行列。
18、在最后他也和他的表哥一样投笔从戎了,然后他们这个家就彻底空了。
19、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投笔从戎的同学可不少呀!
20、我长大以后也要学班超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21、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热血青年投笔从戎,谁也数不清啊!
22、抗战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走上了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
23、班超父子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投笔从戎”的事迹感人之深,鼓舞了后来一代又一代炎黄儿女裹尸马革、投身开发、保卫祖国边疆的宏伟事业中去。
24、抗日战争时期,许多进步青年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25、赵匡胤黄袍加身,气吞山河,大宋禁军挥戈指天下;雁门关外,契丹辽国初露峥嵘,厉兵秣马,以待天时;面对如此兵锋,南唐儒家少年,投笔从戎,乌衣行天下。
26、一百零报国不一定要投笔从戎,在自己岗位上好好努力也是一样。
27、队上的干部,大多是投笔从戎的年轻学生。
28、如今国家有难,好男儿当投笔从戎,报考军校。
29、为了抵抗外侮,许多青年纷纷投笔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