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封:qiānfē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加封爵位。《管子·轻重甲》:“吾国之豪家迁封食邑而居者,君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
1、《管子?轻重甲》:“吾国之豪家迁封食邑而居者,君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
2、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3、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为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
4、夏禹之后少康次子列曲当始封于中原地区的河南省荥阳市境内的?(溱)水,以水谓氏,故名缯国;商朝初期封于今河南与安徽交界的层丘;西周初期南迁封于方城“缯关”南部一带,与申国比邻,故可与申侯联合西戎灭西周之“缯国”,侯爵;周平王东迁成周后,缯侯因随晋文侯讨伐东夷,因功其支属封与山东,并与徐、邾、莒等国为世仇,子爵;楚文王伐申侯时,南迁方城“缯”国为楚国附庸,楚封阳城公时,东南迁至今河南省光山县境内西阳,此即春秋末期之缯,侯爵。
5、因徐晃镇守阳平关,迁封为阳平侯。
6、汉光武帝祖父春陵侯刘仁曾迁封于此,故名。
7、曹丕称帝后,备受猜忌与迫害,屡遭贬爵、迁封,后忧郁而死。
8、卓敬更是建议建文帝立即将燕王迁封到南昌,既维护了亲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
9、在王政君的佑护下,她的兄弟子侄们纷纷被汉朝迁封侯拜将,一时间王氏一门成为有“十侯五大司”的望族,荣耀无比。
10、!本报新德里电"最近,一年前因城市建设需要而被拆迁封存的孔子铜像在纽约中国城重新落成。
11、殷王武丁时,迁封韦国国君刘(姬)贡于夏墟(今山西夏县),称唐国(西唐),封其子于韦(豕韦),成为子姓韦国。
12、同时又迁封其同宗同族的大彭国后裔于河南原阳县,立为大彭国,又称彭国、彭伯国。
13、曹植在文、明二世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14、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余藏羡?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15、1948年底冀中八分区由河间县景河镇大皮箱屯搬迁封沧州来,一直到1959年天津、沧州两专区合并搬迁至天津市之前,这里曾是沧州地委机关所在地。
16、授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
17、街区的搬迁和修复工程,签订协议并搬迁封房3385户。
18、于是迁封平原,减去一半食邑之户。
19、卯纳(石纳):一世祖,祖籍明陕西省平凉府人,迁封定海将军,镇守乌撒卫。
20、后吴姓迁封赠山。
21、项羽将赵国故地一分为二,即常山国和代国分治,将原赵王赵歇迁封为代王,以张耳为常山王,治信都,并改信都为襄国,襄国成为了常山国的都城所在。
22、生有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郁林王李恪(始封长沙王,后进封汉王,贞观二年徙封蜀王,十年,改王吴);第六子蜀悼王李?(贞观五年始封梁王,后进封蜀王,后连罪同母兄吴王恪遂迁封涪陵王)长孙皇后死后,太宗欲立其为后,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重臣反对,遂作罢。
23、幼颖悟,涉猎六艺,初拜县令,万岁通天年,补龙州司马,长安中,授朝散郎,旋授爱州牧,出言无二、法惟画一、权豪丧胆、奸吏亡魂、恭俭去奢、恩威互立,神龙中,仍任爱州,景云岁,改任玉林牧,每一改职,必留去思,开元初,授朝议郎新州刺史,俄迁封州刺史,莅郡逾年,染时疾逝,寿五十六岁。
24、申伯因平定汉水一线的南淮夷有功,被迁封到靠近申国的谢国做诸侯。
25、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被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26、一年后,瓦剌部落首领主动向明朝求和,归还了英宗,英宗返回北京后被尊为“太上皇”,许怀显因首倡筹饷戍边有功,被朝迁封为尚义郎,并恩准其建尚义坊,造尚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