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huà fǎng 基本解释:[gaily-painted pleasure-boat] 装饰华丽的游船●详细解释:装饰华美的游船。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二:“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浮画舫,跃青驄,小桥门外緑荫笼。” 清 孙枝蔚 《重游徐幼长园林》诗:“门前增画舫,墻外落红梅。” 郭沫若 《南京印象·秦淮河畔》:“河上也有一些游艇,和 玄武湖 的艇子差不多,但有些很明显地是所谓画舫,飘浮着 李香君 、 葛嫩娘 们的瘦影。”★◎ 画舫 huàfǎng[gaily-painted pleasure-boat] 装饰华丽的游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造句】他们坐着画舫游湖,微风轻拂,波光荡漾,甚感惬意。 ★装饰华丽的游船。《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浮画舫,跃青骢,小桥门外绿阴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湖里有画舫名妓,笙箫嘹喨,士女喧哗。」
1、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方嵩?家资巨万,好画,不治生业,遂贫无立锥。
2、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恣眠柳影,饱挹荷香,散发披襟,浮瓜沉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围棋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
3、是时秦淮河一带,两岸则窗开水阁,鬓影衣香,河中则画舫灯船,往来梭织。
4、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东录》:“龛上供千手眼大士像,二臂合掌,馀擎莲花、火轮、剑、杵、简、槊并日月轮、火焰之属,身着袈,金碧错杂,光彩陆离。
5、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笛韵悠然,当时的词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相看好处却无言”?
6、清捧花生《画舫馀谈》:“彼此顾盼,以为笑乐。
7、《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8、轻舟画舫,栉比鳞集”,热闹非凡,或举行扑蝶会,表演扑蝶舞,或挈?登山,听布谷声,以课农事。
9、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⑵。
10、宝墨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其中又以宝墨园占地最大,同时也规划得最完善,俨然是一座大型的园林游乐场,可以穿梭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之间,同时又能戏水坐小船游湖,兴之所致,还能在湖中心的画舫中高歌粤曲。
11、河面上,紧挨着渡口的一艘艘画舫上,尽是阵阵琵琶丝竹飘渺之音,绚烂灯光下轻歌曼舞、觥筹交错倒映在水中如梦如幻。
12、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扬州鬏勒,异于他地,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八面观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隋唐五代妇女盛行高髻,不仅以假发补充,而且还像汉代巾帼那样做成脱戴很方便的假髻,称为“义髻”《唐书?五行志》:“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
13、画舫以传统中式宫殿设计,缀以美轮美奂的灯饰,将海面照得灿烂通明,气派非凡。
14、和旅游景点得到了恢复和建设,还兴建了高低错落、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河厅河房、歌楼舞榭,以及商业街众多的书肆、小吃店、茶馆与酒楼,并在河上恢复了绝迹多年的“秦淮画舫”。自此以后,秦淮河的污水得到了治理,沿河房屋和街道迅速改观,在东起桃叶渡,西抵中华门1.8公里的秦淮河两侧,一批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得到了恢复和建设,还兴建了高低错落、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河厅河房、歌楼舞榭,以及商业街众多的书肆、小吃店、茶馆与酒楼,并在河上恢复了绝迹多年的“秦淮画舫”。
15、《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六翮飞身,争投栖於树杪;五花画舫,尽返棹於湖边。
16、《扬州画舫录》:“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
17、王爷,画舫有,不过我们来的不是时候,画舫灯船都是晚上才出来,美女……王爷您看,那不是美丽的女子吗?
18、出处:清?汪汝谦《画舫约》:“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19、《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清交素友,往来如织。
20、苏州风俗,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士女倾城而出,毕集于荷花荡,楼船画舫小艇,雇觅一空,葑门水门舟楫不绝。
21、后来,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卷九》中也说:“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厘观,令官妓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
22、其舟多为画舫,因而又称“花船”。
23、据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三载:“扬州郡城,自明以来,府东有资政书院,府西门内有维扬书院,及是地之甘泉山书院,国朝三元坊有安定书院,北桥有敬亭书院,北门外有虹桥书院,广储门外有梅花书院。
24、从仿制农船、渔船、渡船到传统画舫,去嘉兴看红船,去太湖看帆船……徐海林的船模一艘比一艘精致。
25、兴祖孙,世荣子,逵弟(按清河书画舫以为兴祖子误)。
26、写这首词时,在陈维崧的家乡,大雨浃月之后,一面是“墟井断炊烟”的灾民,一面却有“犹唱雨丝风片”的“画舫游湖者”,这正是杜诗的又一隔代版本。
27、这首词不遗余力地抨击当时苟安之风,词中多用设问和感叹句,形式多样作者或通过对比提问,如“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谁人是”,或自问自答,如:“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或通过发问表感慨,如:“千古恨,几时洗”。”他告诉坐客,不要为自己老了还发狂似地引吭高歌而发笑;他提醒坐客们注意,他已经为抗金事业奋斗了一生,虽然赢得的是“双鬓成秋”,无裨于事,但他坚信“会须击节溯中流”,总有一天还能够象祖逖一样,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实现他的壮志宏图的。
28、停泊在深湾的三艘著名的海上画舫,是南区的一大特色。
29、南湖红画舫,窑洞红旗扬,领导新力量,中华立东方,对内来改革,对外求开放,引领新观念,全国奔小康,七一同欢唱,祝福放心房,愿祖国明天更辉煌!
30、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漆器?有剔红、填漆两种。
31、《扬州画舫录》卷11云:“吴天绪效张翼德据水断桥,先作欲叱咤之状。
32、对岸,是冰雪融化的春天。亭台旧榭,画舫水畔,一个妩媚的女子,且等你来,为她描眉染黛。
33、当时,齐集扬州的各地乱弹戏班,以“安庆色艺最优”(《扬州画舫录》)。
34、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竹木蓊郁,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溪塘,幽窈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35、画舫靠岸,湖边的吊脚楼里莺歌燕舞,既有浓妆艳抹的女子,也有不施粉黛的佳人。
36、自小习儒,他的启蒙老师是林天咫(据说林天咫是李贽的后人)。震钧《天咫偶闻》:“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人疑在秦淮河上。
37、此短信躲过了重重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飞过泸定桥,横渡金沙江,登上南湖画舫,穿越延安窑洞。历经千辛,终于赶在七一送给你,祝你开心过七一!
38、曾记南湖红画舫,延安窑洞红旗扬。礼炮二十八声响,崭新中华立东方。对内改革外开放,建设社会新小康。七月一日民欢唱,祝愿祖国国运昌。
39、云聚巅升游画舫,雾散山定海上生。
40、图书馆在开始使用时有九万卷藏书,一共计划可以容纳32万卷书。《书画舫》云:“献之《中秋帖》卷藏?李项氏子京,自有跋。
41、此画舫用脚踏动浆轮方可前进。
42、别有洞天“活画舫”残迹,其基座用青石雕砌成船舫样式。现经挖掘整理,增砌石料舫面。
43、杨珞等肖去病走远,悄悄上了画舫,为防肖去病回来撞破,蹑手蹑足地绕到画舫后面,却见一名妇人站在船尾,手中握了根鱼杆,对着湖面,一动不动。
44、雍正年间,颍州知府芦见增新建湖心亭、重建画舫斋。
45、本产品适用于各种玻璃钢船类,如:游艇、快艇、救生艇、画舫艇、公安艇、消防艇、龙舟船等。
46、扬州通草花,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清乾隆时辕门桥象生肆中均有制作。
47、楼阁坐东面北楹联是:“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
48、一水渺茫浪拍天,吴依画舫延人船。
49、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谁人是?
50、香雪亭、嘉树亭、仿雪亭、荷风竹露亭,廊有承香廊、绘月廊和一无名曲廊,轩有鸢飞鱼跃轩、西水轩、柳带轩、听雨轩,楼、阁有环碧楼、翠霭楼、浮筠阁、岭香阁,桥有磬折渡桥、浮玉桥,此外还有春藻堂、清馨山房、坐花斋、书画舫、蝶庵、药栏等建筑。
51、《寓意编》、《钤山堂书画记》、《真赏斋赋注》、《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庚子销夏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52、《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庚子销夏记》、《墨缘汇观》、《诸家藏画簿》、《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等书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53、明清以降,是扬州地方文献修撰的极盛时期,除官志的修、续外,私家纂着的数量亦相当可观,虽经兵火燹灭,所存荦荦大者尚有:姚文田纂辑《广陵事略》,崔衍修`陈述祖纂《扬州营志》,汪中撰《广陵通典》,李斗撰《扬州画舫录》,焦循纂辑《扬州足征录》,此外尚有《扬州西山小志汐「《广陵览古》、《北湖小志》等等。
54、嘉兴南湖红画舫,延安窑洞红旗扬,嘹亮的号角回荡在耳旁,七月一日全民欢畅,建党90年纪念日,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亲爱的党,党的明天的更加辉煌!
55、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56、名姝也须名士衬,画舫偏宜画阁邻。
57、旧时代,文人墨客流连于秦淮河上,傍岸画舫,旧家亭苑,幽期密约之所,有艳姬娇娘弦索叮当,便有好事者把校书房题作“鞠通”雅号。
58、后来穆斯林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回历9月实行斋戒。《沁园春?送赵景明知县东归》词:“锦帆画舫行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