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拍:xiē pā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唐 宋 大曲曲调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三:“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此谓大遍。”参阅 王国维 《唐宋大曲考》。2. 填词每阕之末,谓之“歇拍”,犹曲之煞尾。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曲有煞尾,有度尾。煞尾如战马收繮,度尾如水穷云起。煞尾犹词之歇拍也,度尾犹词之过拍也。”★术语。即唐朝(公元618~公元907)时代,燕乐大曲的〈破〉,其中速度渐渐慢的段落。--作者:刘凤学 ★填词每阕之末,称为「歇拍」。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词与曲作法不同》:「曲有煞尾,有度尾。煞尾如战马收缰,度尾如水穷云起。煞尾犹词之歇拍也,度尾犹 词之过拍也。」唐宋大曲曲调名。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三》:「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此谓大遍。」

1、歇拍三句归入怨歌,“相思”揭出一篇主旨。
2、歇拍写出了闺人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切利在这里所要捕捉的,是布拉姆斯怅然若失的一咏三叹,悠远、犹豫而迂回。
3、永遇乐,歇拍调也。
4、词的歇拍“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两句。
5、从“平康巷陌”到歇拍的“柳绿花红”,是上片的第三段落。
6、【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
7、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
8、歇拍二句,自相问答,饶有趣味。
9、歇拍与换头三韵共六句,描写时序变迁的消息,则是暗示离别已久之感,别易会难之悲,意脉已渐趋怀人之本意。
10、歇拍“便向夕阳”云云,嫌平易无远致。
11、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百官酒,三台舞旋,多是诨裹宽衫,舞曲破?,前一遍,舞者入,至歇拍,续一人入,对舞数拍,前舞者退,独后舞者终其曲,谓之舞末。
12、上片以呼唤登临之乐歇拍,换头挺接南去北来之悲,笔峰骤转,突兀峭拔,两相对比,大能突出词人悲怀之年深日久,以致刻骨铭心,于欢乐处犹不解释怀于往日悲情。
13、歇拍二句,写弄水叶面,琼珠碎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
14、歇拍“春暖桃花浪涌”,既为写景佳句,结得有韵味,也寓有高中之意,表达了作者的自得情怀。
15、(晏几道《阮郎归》)他的要求逐步降低,由想见面降到只求通信,由求通信降到只求梦中想会也可以,但他的相思强度却逐步升高,直到连梦里相逢也难办到时,则最后的,最起码的希望也破灭了时,不免柔肠百结,低回欲绝,陷入了刻骨相思、彻底绝望的境地,抒情至此达到高峰,突然歇拍,余意不尽。

16、歇拍“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17、天涯倦旅”二句照应上片的开头和歇拍两处。
18、歇拍“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两句,则两从梦境回到现实,并就眼前景物,寓托自己自“午梦”醒来直到“晚风”吹拂这段时间内的悠邈飘忽的情思和哀怨的心境。
19、歇拍二韵,“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重新归结到梅,但寒柯玉蕤,已为满枝青梅所取代。余绍宋(1883-1949),浙江龙游县人,号越园、樾园、别署寒柯,1910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
20、翁五峰〈摸鱼儿〉歇拍云:「沙津少驻。
21、歇拍,“笑摘双杏子,连枝戴。
22、董颖的《薄媚》大曲,是由排遍第八、排遍第九、第十?、入破第一、第二虚催、第三衮遍、第四催拍、第五衮遍、第六歇拍、第七煞衮等共十曲组成,题为《西子词》,歌咏的是我国春秋晚期吴越斗争中越王勾践利

23、遏云声里送离觞”,于上片歇拍处小结。
24、歇拍“窗外”两句,写室外的景象,此时已进入深夜,月华洒下清光,地上铺满白霜,远处又传来了《梅花弄》的哀怨乐曲,吹得好伤心,主人翁入神地听着,从头至尾一直听完了最后一遍。
25、文气到此一住,乐调亦到此一歇拍,下章乃再接前腔。
26、歇拍“桐乡君子”二句,情意萦纡,缠绵悱恻。
27、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拍合旧事,振起前片。歇拍以“记”字领起,再由景到情,拍合旧事,振起上片。
28、如《丑奴儿》歇拍为七言一句,李清照《添字丑奴儿》添入二字,改组为四言、五言两句。
29、大曲中含有散序、、中序(排遍、歌头)、、正、破(舞遍)、入破、虚催、衮遍、实催(促拍)、歇拍、煞衮等不同的结构成分和段落。
30、二公之操,百炼之钢”,对仗歇拍,笔力精健。
31、毛氏【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
32、歇拍处意脉不断,承接上片回忆之感伤一气流注而入下片:“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换头“闻道”紧承“燕子能说”,揭示“空楼”中佳人当时处境:“帘底纤纤月”,月不圆人也不团圆。
33、【离带歇拍煞】急煎煎愁滴相思泪,意悬悬慵拥鲛绡被。
34、歇拍句又顺此思路进一步想象:“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词人推想,此后自己天涯飘零,只能在梦中再去见那枝黄昏夕照下横逸凄清的梅花了。
35、董颖的《薄媚》大曲,是由排遍第八、排遍第九、第十?、入破第一、第二虚催、第三衮遍、第四催拍、第五衮遍、第六歇拍、第七煞衮等共十曲组成,题为《西子词》,歌咏的是我国春秋晚期吴越斗争中越王勾践利用美人西施复仇灭吴的历史故事。
36、歇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的对月怀人。
37、同,写送春情景;后段《清江引》,接起上叠歇拍,续写别后情景。
38、歇拍三句:“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39、歇拍以简练生动之笔,写出偕友登定王台、渡湘江、登岳麓之一段游赏。
40、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凡大曲,有散序、?、排遍、?、正?、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
41、说:“凡大曲,有散序、?、排遍、?、正?、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
42、唐白居易《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稀星点银砾,残月堕金环。歇拍“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以见明河侵晓星稀,表出词人凭栏至晓,通宵未睡作结。
43、(江淹《别赋》)歇拍意脉已引发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