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异曲:tónggōngyìqǔ基本解释:[differentinapproachbutequallysatisfactoryinresult]本言乐调虽异而工妙则同。后比喻诗文的功底同样精深,而意趣却迥异。亦指文章主题相同,而事迹各异●详细解释:曲调虽异,演奏得却同样精妙。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做法虽不同而效果却一样。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朱德熙《<汉语语法丛书>序》:“这两部著作几乎是同时出版的,同工异曲,各有千秋。”如:他的解题方法独特而新颖,与老师所述的方法有同工异曲之妙。★◎同工异曲tónggōng-yìqǔ[differentinapproachbutequallysatisfactoryinresult]本言乐调虽异而工妙则同。后比喻诗文的功底同样精深,而意趣却迥异。亦指文章主题相同,而事迹各异★曲调虽然不同,但却演奏得同样精彩。比喻形式方法虽异,功效却相同。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刘宾客》:「山谷云:『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现多比喻形式方法虽异,功效却相同。也作「同工异调」、「异曲同工」。★修订本参考资料:曲调虽然不同,但却演奏得同样精彩。比喻形式方法虽异,功效却相同。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刘宾客:山谷云: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现多比喻形式方法虽异,功效却相同。亦作同工异调?异曲同工、异曲同一。★01.唐.韩愈〈进学解〉:「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源)★释义义参「异曲同工」。见「异曲同工」条。典源此处所列为「异曲同工」之典源,提供参考。唐.韩愈〈进学解〉(据《全唐文.卷五五八.韩愈》引)沈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1>庄2>骚3>,太史所录4>,子云5>相如6>,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1)逮:音ㄉㄞˋ,及、赶上、达到。(2)庄:即《庄子》,战国时庄周撰。汉志着录五十二篇,今传者为晋郭象本,仅三十三篇,唐时改称南华经。古注有晋司马彪、向秀、郭象等,又有唐朝成玄英疏、清朝王先谦集解、郭庆藩集释。其书大要与老子相近,文辞汪洋恣肆,旨趣深奥。(3)骚:即〈离骚〉,楚辞篇名。战国时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怀王,因谗言被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表明爱国心志。全文词采雅丽,为一长篇韵文,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4)太史所录:指《史记》。(5)子云:扬雄,字子云。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成都人。其人口吃而博学深思,少喜作赋,多仿司马相如,后薄之而不为,于是作太玄以拟易,作法言以拟论语,仿《仓颉》篇作《训纂》,仿虞箴作州箴。(6)相如:即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蜀郡成都人,公元前179~前117。为人口吃而善着书,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后称病免官。复以〈子虚赋〉得武帝赏识,又作〈上林赋〉以献,拜为郎。后奉使西南,转迁孝文园令。相如之赋,词藻瑰丽,气韵排宕,为汉赋辞宗,影响当代及后世甚钜。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异曲同工」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异曲同工」原作「同工异曲」。「曲」指曲调,「工」指巧妙。韩愈是唐代的着名文人,他精通六经百家,崇尚儒学,排斥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其登进士第后,曾任国子博士、监察御史等职,却因直言敢谏,屡次被贬,久久不得升迁。韩愈自认才高,不应受此待遇,因此作〈进学解〉一文自嘲。文中叙述一日国子先生教诲学生说:「学业要精进,就要勤勉;学业之所以荒废,就是因为嬉戏。」学生却回说:「老师您如此勤勉向学,作品的旨趣,及得上《庄子》、《楚辞》的宏肆深奥,写作技巧也如同《史记》般丰富,能力比得上扬雄、司马相如等人,虽然风格不同,但是技巧造诣是一样的高明,内容丰富,文笔豪放。您如此努力,却屡次被黜,官运不顺,自己都该好好想想,干嘛还训示别人!」文中的国子先生即韩愈自称,韩愈藉着别人的口吻,宣泄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原用以自嘲。后来「异曲同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原用来比喻不同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后则用于比喻不同的作法收到同样的功效。书证
1、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2、而“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又与上两句有同工异曲之妙。
3、这两部小说虽取材不同,但同工异曲,效果一样好。
4、他的残暴行为和刘邕同工异曲。
5、同工异曲,她没有让刘海粟失望。
6、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7、周围以「飞天」篷车簇拥,它们大都袒胸露臂,或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散花雨,其身姿之轻盈,动作之优美,神态之高雅,与敦煌莫高窟「飞天」有同工异曲之妙,堪称艺术佳作。
8、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异曲之妙。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同工异曲之妙,二者都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悠悠不尽之情。
10、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异曲也。
11、作者笔下的口技者出神入化的表演,把磨坊各种声音演绎得如此惟妙惟肖,与明末清初林嗣环的《口技》真是同工异曲,风格迥同。
12、至于“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俱收并蓄”、“投闲置散”等词语,既富于独创性,又贴切凝练,今天都已成为常用成语。
13、第二句:与广告语“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有同工异曲之妙,因果关系更自然。
14、笃嗜金石考据,刻印工秀有法,与曹山彦(世模)同工异曲。
15、至于“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俱收并蓄”、“投闲置散”等词语,既富于独创性,又贴切凝练,今天都已成为常
16、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同工异曲之妙,二者都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悠悠不尽之情。
17、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18、这些平凡的形象比较纯朴,其表现力的宁静感,几可与他的静物画同工异曲。
19、富力进入北京把南中国的热风吹到了北京,在这方面它与珠江是同工异曲,珠江是一个盘一个盘地走进来的,走得很扎实,富力是横空出世,一股旋风。
20、后来唐代诗人李峤诗中的“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送崔主簿赴沧州》)、宋代文豪苏轼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与此有同工异曲之妙。
21、与朱厉同工异曲,其他则旁流羽翼而已。
22、他跟Lucy一样,是个摇滚歌手,都是长发,并且他的名字与Lucy的名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两人均是用了一个女性的名(露西与玛丽莲),而有一个男性的姓。
23、收光渐窗歇”,写日将沉没,夜幕降临,渐觉窗瞑,这与谢灵运的“林壑敛瞑色”有同工异曲之妙。
24、唐朝文学家韩愈评价说“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25、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
26、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27、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28、尤其是那磅礴而渊深,旁征博引睥睨无人的襟度,更与稼轩的左右逢源处拟迹比肩,同工异曲。
29、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按本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语,凝聚着作者治学、修德的经验结晶;从“浸沉?郁”到“同工异曲”一段,生动表现出他对前人文学艺术特点兼收并蓄的态度。
30、由于二者取底皆采用离合手法,有相似之处,颇具同工异曲之妙。
31、实际上,讨好美女与拉广告有着同工异曲之美妙,永不放弃的精神加甜言蜜语,是制胜的两大法宝。
32、二者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哉!
33、这种宁静的境界与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异曲之妙。尤其是那磅礴而渊深,旁征博引睥睨无人的襟度,更与稼轩的左右逢源处拟迹比肩,同工异曲。
34、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
35、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
36、一百六这两部小说虽取材不同,但同工异曲,效果一样好。
37、古老的地方综合表演戏种,与木偶戏同为姊妹艺术,有同工异曲之妙。
38、碧螺春是绿茶,绿茶细嫩,鲜爽,恋爱中的女子仿佛跟碧螺春有着同工异曲,恋爱中的女子总喜欢把自己打扮的清清爽爽,漂漂亮亮,从里到外都洋溢着生机活力。
39、同工异曲”部分,通过32件展品的对比,展示了不同质地的产品工艺风格上的相互影响,这些展品虽质地不同,却形神相同,给观从以同工异曲的感受。
40、如他说“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41、游戏特意为读者增设了一些地图冒险,将与波西杰克逊故事中经历的类似很多神话场景与怪兽重新演绎,使读者阅读小说后享受同工异曲的游戏的美妙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