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咏:xiào yǒ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啸咏 ”。亦作“ 啸咏 ”。犹歌咏。《晋书·阮孚传》:“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刘方玄》:“唯闻厅西有家口语言啸咏之声,殆不多辨。” 宋 苏轼 《与张朝请书》之三:“新春海上啸咏之餘,有足乐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宫中有玉树一株,围可合抱……叶类碧玉,厚一钱许,细碎有浓阴,常与女啸咏其下。”
1、该作品书文为“偶值放衙闲啸咏,何妨拄笏对云山”,很有一种厌倦官场、偷得清闲的放浪形骸。
2、《晋书?谢安传论》:“文靖始居尘外,高谢人间,啸咏山林,浮泛江海,当此之时,萧然有陵霞之致。
3、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
4、《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嘉宾能啸咏,官妓巧?梳。
5、日与宾客啸咏山水间,清泉白石,为之生色。
6、」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7、筑邱园别业啸咏其中。
8、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
9、或乃回风狂厉,白日寝光,徙倚交错,陵隰相望,徘徊九皋之内,慷慨重阜之颠,进无所由,退无所据,涉泽求蹊,披榛觅路,啸咏沟渠,良不可度。
10、醉倚石天同啸咏,坐惊云壑转阴晴。
11、以希真理”;于章“啸咏林泉,饵黄精、茯苓、山地黄”。
12、回思昔之啸咏,流连游观之乐者,不又复见之于今乎?
13、又于导坐傲然啸咏,导云:「卿欲希嵇、阮邪?
14、醉翁啸咏,声如流泉。
15、尝从冲猎,登九井山,徒旅甚盛,观者倾坐,石秀未尝属目,止啸咏而已。
16、……于是,元始天王怡然啸咏曰”为始,后有“玉宸道君言我师”为标题,赞颂行持此经的功德。
17、谢万北征,常以啸咏自高,未尝抚慰众士。
18、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19、常与女啸咏其下。
20、还做到“政暇,课生徒学业其间,因以登临啸咏”。其后,代有文人墨客来高台寺游览凭吊,啸咏吟哦。
21、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22、元洞玉历,龙汉延康,渺渺亿劫,浑沌之中,上无复色,下无复渊,风泽洞虚,金刚乘天,天上天下,无幽无冥,无形无影,无极无穷,溟?大梵,寥廓无光,赤明开图,运度自然,元始安镇,敷落五篇,赤书玉字,八威龙文,保制劫运,使天长存,梵气弥罗,万梵开张,元纲流演,三十二天,轮转无色,周回十方,旋斗历箕,回度五常,三十五分,总气上元,八景冥合,气入玄玄,玄中太皇,上帝高真,泛景太霞,啸咏洞章,金真朗郁,流响云营,玉音摄气,灵风聚烟,紫虚郁秀,辅翼万仙,千和万合,自然成真。
23、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24、烧香,手把十绝,啸咏洞章,赞九天之灵奥,尊玄文之妙重也。
25、便据胡床啸咏,其坦率多类此。
26、使车所至,登临啸咏,动盈卷轴。
27、又登临庐山,游赏赤壁,观览古圣贤隐居逃世歌啸咏唱的遗迹,志气有所启发,于是学习做诗,饮酒放浪。
28、及退归也,终日默坐,其心休休然,绝口不道世事,唯山僧野隐,相与啸咏于泉石之间,斯盖乐内之君子也”(见《张?墓志铭》)。
29、为之修槛奠石,偕友啸咏其间一月而归。贫甚,晨夕啸咏自适。
30、’王啸咏良久巅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31、【释义】亦作“啸咏”。
32、此卷啸咏询有本,譬导大海波相沿。
33、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
34、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35、游心林壑,啸咏终日,而名人高士,多与之游。
36、一掬苦汗,使一泓清流落英缤纷;或一蓑烟雨,放浪山水,“终日无事,啸咏而已”,倚杖听江声,夜饮醒复醉。
37、常与韩持国、范景仁泛舟啸咏,使人顿忘去国流离之恨也。
38、万既受任北征,矜豪傲物,尝以啸咏自高,未尝抚众。
39、遂休神于蓝桥,啸咏于碧涧。
40、及退归也,终日默坐,其心休休然,绝口不道世事,唯山僧野隐,相与啸咏于泉石之间,斯盖乐内之君子也。
41、构室颜曰养性,啸咏其中。
42、至于该窟顶部平棊藻井飞天群中,一伎者左手吹指啸咏,右手托圆镜供养的图像,更是云冈晚期伎乐雕刻世俗化的典型例举。
43、故凡郡守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
44、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45、申既谪官,不赴,归里优游啸咏为乐。
46、【示例】明?袁宏道《未编稿之一?策》:“自世儒而论,则点也婆娑啸咏,而流连光景,颓然自放于山情水意之间,盖任诞之宗而虚无之祖也。
47、美容止,善啸咏礼仪法度,为中表所则。
48、《晋书?谢安传论》:“啸咏山林,浮泛江海。
49、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50、当暮春婉娩,首夏清和,最宜啸咏。
51、王啸咏良久,指着眼前的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52、突兀危峰耸,浮图砥东海;草庐微啸咏,石艇自玲珑。
53、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诞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54、徘徊供啸咏,俯仰验居诸。
55、为司徒左西属,饮酒善舞,终日啸咏,不以世事自缚。
56、随行共啸咏,沿路撷芳华。
57、《云笈七签》卷十六:“仰诵洞章,啸咏琳琅。
58、’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59、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